
9月22日,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殘?zhí)貖W會”)旱地冰壺項目在白云區(qū)順利完賽。在賽事競委會的統(tǒng)籌下,各方運行保障團隊秉承“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為賽事提供了全方位、精細化、人性化的服務保障,贏得了各個代表隊的廣泛贊譽。
“提前介入、按需服務”
運動員無憂入住、無礙出行
筆者了解到,賽事期間,整個保障工作以“提前介入、按需服務”為原則,通過創(chuàng)新管理和協(xié)同聯動,在住宿、交通等關鍵保障環(huán)節(jié)成效顯著。接待處提前謀劃,精準對接運動員需求,協(xié)助酒店共改造52間輪椅無障礙房和61間聽力無障礙房,切實滿足不同殘疾類別運動員的特殊需求。
江蘇代表隊運動員蔡宏燕對酒店服務非常滿意,“我們推輪椅不是很方便,每次都有志愿者主動過來幫忙推,住宿的房間設施也很好,無論走到哪都有無障礙通道,從酒店到場館的無障礙設施都非常不錯。”
接待處還與競賽處緊密溝通,多次核對航班信息與接車需求,及時與抵離服務處、交通服務中心同步數據,實現接送的無縫銜接。在運動隊報到當天,接待處協(xié)調出動160人次、20批次服務保障26支隊伍,覆蓋白云國際機場、廣州南站、廣州東站和廣州白云站等多個樞紐,整體接站工作有條不紊。
針對賽事期間車輛眾多、場館下車點空間有限的挑戰(zhàn),服務團隊還創(chuàng)新實施“車編號、人對應”管理模式,為每輛車編號并與隊伍人員匹配,極大提高了調度效率和運行秩序,確保運動員與技術官員從酒店至比賽場館的通勤順暢無阻。“交通接駁的保障很到位,賽前賽后都是循環(huán)發(fā)車,讓我們不必在戶外久等?!彼拇ù黻犨\動員譚松瑞點贊道。
打造“零障礙”場館
提供“硬核”輔具維修
于今年3月順利完成竣工聯合驗收的廣州市殘疾人體育運動中心,改造總面積達26682平方米,涵蓋外立面修繕、賽事功能用房及運動員宿舍改造、電梯更換、用電增容、園區(qū)景觀提升等多方面內容。今年8月,該中心榮獲無障礙環(huán)境最高三星級認證證書,成為全國體育場館改造項目中首個獲此殊榮的單位。
該中心全面對標無障礙環(huán)境認證最高等級三星級標準,以實現“通行零高差、場館零障礙、信息零屏障”為目標,讓每一位殘疾人都能體驗“零障礙”服務。在場館內,無障礙環(huán)境提升是本次改造的一大亮點:硬件設施方面,隨處可見升級后的無障礙扶手,遍布運動員更衣室衛(wèi)浴設施、觀眾區(qū)無障礙廁位及輪椅座席等區(qū)域;電梯配備低位腳踢開門功能、低位按鈕與扶手,極大方便了重度輪椅使用者自主通行。
香港代表隊領隊盧俊賢說:“我感覺場地設施和服務保障都呈現出國際化水準,從酒店的住宿安排到現場的各類設施,無不體現著人性化的細致關懷,為輪椅運動員提供了極大的便利?!?/span>
賽事期間,一支由5名專業(yè)維修技師組成的輔具保障服務團隊為運動員提供全程輔助器具維修服務。截至9月22日,共完成約50例應急維修服務。
“只要不是太嚴重的問題,幾分鐘就能修好?!睋碛?2年從業(yè)經驗的輔具維修管理人員王楷鵬說,運動員可在此享受輪椅、假肢、矯形器的檢查、保養(yǎng)與應急維修,也可申請臨時借用輔具或更換助聽器電池等服務,基本實現“10分鐘內響應,一站式解決”。
24小時全時段醫(yī)療保障
志愿者熱心站崗服務
“我們采用‘院館對接’‘一場館一醫(yī)院’‘一酒店一醫(yī)院’的醫(yī)療保障模式,組建醫(yī)療衛(wèi)生處,在賽場內設置4個醫(yī)療站點,每個點位配備2醫(yī)2護2擔架1司機1輛救護車全程駐點,2家接待酒店各設置1個醫(yī)療點位,24小時全時段保障。”區(qū)衛(wèi)生健康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了解,9月15日至22日,該局累計投入醫(yī)療保障人員276人次,救護車28輛次,醫(yī)療保障團隊共接診29人,其中運動員20人,均為輕癥。累計投入公共衛(wèi)生保障人員57人次,對場館和接待酒店的空氣、供水進行抽樣檢測,達標率100%,為賽事的順利開展提供更堅實、更強有力的醫(yī)療保障。
志愿者團隊是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200多名來自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高校的“小海豚”志愿者,在競賽場館、交通樞紐和接待酒店提供熱情服務。其中,廣州城建職業(yè)學院大三學生梁小欣在崗位忙碌時不慎扭傷腳踝,醫(yī)生建議休息一周,但她依然主動與其他志愿者分擔工作。她說:“工作人員希望我多休息一下,但是我特別珍惜這一次機會,所以還是想要堅持站崗,運動員身體有傷殘依然克服困難追夢的樣子,是我最大的動力?!?/span>
“遇上臺風天,坐輪椅很容易淋雨,但志愿者半邊身子都打濕了,也會一路跟上我們的步伐,感覺非常暖心。”“無論賽前或賽后,現場都有志愿者隨時提供幫助,讓我感受到東道主的用心?!辈簧龠\動員齊齊為志愿者團隊點贊。
電力保障“零故障”
氣象服務“有求必應”
“我們安排9組人員在供電線路沿線開關房及電纜走廊進行值守及不間斷的動態(tài)巡視,2組用電檢查人員每天賽前對賽事用電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協(xié)助參與臨電接入工作,現場還安排了2組應急發(fā)電車人員就近備勤,隨時準備應對電力突發(fā)事件?!蹦戏诫娋W廣東廣州白云供電局城北供電所運行維護二班班長容振鵬告訴筆者。
據了解,白云供電局在賽事期間遵循“無死角排查,精細準保供”的方針,與街道、醫(yī)院、派出所、施工單位建立聯動,實時互通信息,精確掌握需求。同時,在關鍵區(qū)域安裝攝像頭和外破監(jiān)測裝置,結合“人防”與“技防”提升可靠性,確保賽事期間供電“零故障”。
賽事期間,區(qū)氣象局創(chuàng)新推出“訂單式”氣象服務新模式,以精準化、個性化服務保障賽事順利推進。針對殘障運動員出行不便的特點,每天都根據天氣情況發(fā)布預測,精確到時間段,及時提醒運動員注意防暑降溫或攜帶雨具,避免因天氣影響身體狀況和比賽發(fā)揮。
考慮到臺風“米娜”對賽事的影響,該局持續(xù)跟蹤發(fā)布臺風動態(tài),并派一名預報員進駐場館,當好“現場天氣客服”,及時回應競賽處、場館處等處室對氣象信息的需求,“有求必應”。
“每天早上7點,我們都會準時收到包含氣溫、濕度、風力等關鍵信息的氣象短信,這些數據能幫我們提前調整訓練和比賽安排?!睆V東一隊領隊歐陽俊濤說,此次氣象服務的及時性和精準性,為運動員發(fā)揮最佳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
殘?zhí)貖W會旱地冰壺賽事技術代表史春燕告訴筆者:“這次項目已經達到了國際的標準(包括無障礙設施),各參賽隊伍極其滿意。整個保障非常順暢,不論是交通、住宿,還是賽制、訓練,都是達到了一流的標準?!?/span>
賽場內及接待酒店均設有醫(yī)療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