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指引適用于經(jīng)有關部門登記、衛(wèi)生健康部門備案,為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托育服務的機構。
一、制定本機構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建立領導責任制,壓實責任,成立機構健康監(jiān)測、衛(wèi)生保潔消毒等專責小組,明確職責并做好培訓演練。
二、建立健全機構與醫(yī)療等衛(wèi)生健康機構、機構與教育行政部門、機構與家長及機構內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聯(lián)系機制,完善信息收集報送渠道,保證信息暢通。
三、劃定相對獨立、通風良好的場所,作為臨時健康觀察場所,用以不適人員臨時隔離。場所設置和隔離要求、轉送方法由所在地疾控中心負責指導,具體要求參照《廣州市學校和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隔離場所工作指引(試行)》執(zhí)行。
四、建立人員行蹤和健康監(jiān)測機制
(一)準確摸清保育人員、工作人員和托嬰幼兒及其家庭成員的行蹤和健康狀況及境內外疫情流行地區(qū)的旅居史。
?。ǘ┘訌娙藛T健康監(jiān)護,若保育員、工作人員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應戴口罩并及時就醫(yī),避免帶病上崗。
?。ㄈ┍3謧€人衛(wèi)生,勤洗手,工作時應穿戴潔凈的工作服、帽,佩戴口罩,且按規(guī)定及時更換口罩。
?。ㄋ模┟刻旄鼡Q工作服,工作服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鐘,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然后常規(guī)清洗。
五、落實晨檢制度
(一)發(fā)現(xiàn)發(fā)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的托嬰幼兒,立即電話通知其家長領回,盡早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就醫(yī)。
?。ǘ┳龊猛袐胗變阂虿∪鼻诩安∫虻怯涀粉欀贫?,發(fā)現(xiàn)呼吸道傳染病病例異常增多,應及時報告當?shù)丶膊☆A防控制機構、衛(wèi)生健康行政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
六、做好環(huán)境和物品衛(wèi)生與保潔消毒
?。ㄒ唬┘哟竺刻煅膊榍鍜呦玖Χ群皖l率,整治衛(wèi)生死角。及時清理垃圾,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清潔。洗手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
?。ǘ┒ㄆ陂_展空氣和物體表面消毒(多功能活動室等公用保育場所要求一批嬰幼兒進去消毒一次)。
1.空氣消毒
日常預防強調通風換氣為主,對部分重要的、空間較少的室內場所可進行適當?shù)目諝庀尽O痉椒òǎ?/p>
?。?)可用含0.5%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或500mg/L二氧化氯,按20mL/m3的量進行空氣噴霧消毒;
?。?)可用有效紫外線燈照射消毒(要求使用中的紫外線燈在垂直1米處輻射強度高于70μW/cm2,吊裝高度距離地面1.8米~2.2米,并且分布均勻,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連續(xù)照射不少于30分鐘)。消毒完成后必須及時通風換氣。
2.物體表面消毒
使用含氯消毒劑(250mg/L~500mg/L)對物體表面(地面、扶手、門把手、桌椅,特別是玩具等人體常接觸的物體或位置)進行擦拭消毒。消毒完成后必須及時用清水擦拭干凈。
(三)加強托嬰幼兒毛巾、枕套、床單等用品清潔衛(wèi)生,定期更換,必要時及時更換。如被嘔吐物、排泄物等污染,應及時做好清潔消毒。
七、加強托育機構各場所(包括嬰幼兒睡眠區(qū)、活動區(qū)、辦公室、保健觀察室等)的通風換氣
?。ㄒ唬┰瓌t上不使用空調,首選自然通風
有可開窗的場所,外窗保持持續(xù)打開狀態(tài);或者每天早、中、晚至少開窗通風三次,每次不少于1小時。同時保持排氣扇運轉正常,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無法采用自然通風的,必須采用機械通風。
?。ǘ┱_使用空調
1.分體空調
在空調開啟的同時,也須適當使外窗保持一定的開度,以保持室內空氣流動。每天定期關閉空調開窗通風換氣。如果沒有外窗進行自然通風的,必須機械通風。
定期清洗空調送風濾網(wǎng)及排氣扇。必要時可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消毒空調器。
2.集中空調通風系統(tǒng)
?。?)保證吸入的新風是室外的新鮮空氣,禁止新風從機房、樓道和天棚吊頂取風。確??照{機房內和空調新風口周圍環(huán)境的清潔,新風吸入口周邊無污染、無雜物。風機房可加裝高強度紫外線燈進行消毒。
(2)空調通風系統(tǒng)是全空氣系統(tǒng)的,應全新風運行,關閉回風管道;調節(jié)好新風分配量,保證各局部場所均有新風輸入。無法全新風運行的,應有空氣凈化消毒裝置,并保證有效運行。
(3)房間內空調通風系統(tǒng)為風機盤管+新風系統(tǒng)的,應保證新風系統(tǒng)正常運行,并能確保各房間獨立通風。
?。?)有外窗的房間,使用空調時可使外窗打開一定的角度。
?。?)定期對運行的開放式冷卻塔、過濾網(wǎng)、過濾器、凈化器、風口、空氣處理機組、表冷器、加熱(濕)器、冷凝水盤等設備和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疫情期間每周一次。
?。?)加強對冷卻水和風機盤管的冷凝水盤的清潔消毒。
?。?)所有排風都要直接排到室外。
?。?)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1小時,新風和排風系統(tǒng)應保持運轉。
?。?)一旦發(fā)現(xiàn)病例,立即關閉集中空調通風系統(tǒng),對該區(qū)域的空調通風系統(tǒng)進行清洗消毒后才能恢復使用。
八、加強培訓
?。ㄒ唬┒ㄆ诮M織保育人員和負責機構衛(wèi)生工作的人員學習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
?。ǘ┘訌姳S藛T、嬰幼兒及家長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幼兒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或屈肘遮掩口鼻(保育人員需協(xié)助嬰幼兒在打噴嚏時掩住口鼻),防止飛沫傳播;不隨地吐痰,應將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并棄置于有蓋垃圾箱內;勤洗手。
?。ㄈ┮龑ПS藛T、托嬰幼兒家長不要前往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區(qū),非去不可的要做好預防措施。
九、落實手部衛(wèi)生
設置充足的洗手水龍頭,配備洗手液或肥皂供保育人員及嬰幼兒使用,由保育員每日落實幼兒勤洗手,推行七步洗手法。
十、減少集體性活動
在冬春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季節(jié),減少集體性活動,并盡量安排在室外進行。
十一、做好機構防護物資儲備
詳見附件。
十二、機構內托嬰幼兒和保育人員出現(xiàn)發(fā)熱、乏力、干咳及胸悶等可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時,除做好上述日常防控措施外,還須實施:
?。ㄒ唬┛梢苫颊邞⒓创魃峡谡郑o法佩戴的嬰幼兒除外)就醫(yī)。
?。ǘ┍M快向當?shù)丶膊☆A防控制機構和衛(wèi)生健康行政部門報告(在教育行政部門登記注冊的,需同時報教育行政部門)。
(三)若被診斷為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全機構嬰幼兒以及機構內密切接觸者應接受14天醫(yī)學觀察。接受醫(yī)學觀察者回機構前,需要負責醫(yī)學觀察機構開具解除醫(yī)學觀察證明方可返回機構;疑似、確診病例需要負責收治的定點醫(yī)療機構開具出院、康復觀察等證明方可返回機構。
?。ㄋ模┡浜闲l(wèi)生機構對機構環(huán)境和物品進行終末消毒。
?。ㄎ澹┘訌姵繖z和午檢工作,切實落實日報和零報告制度,掌握病例托嬰幼兒每日增減情況。
(六)托育機構由專人負責與缺勤的托嬰幼兒進行家訪聯(lián)系,了解其每日健康狀況。
?。ㄆ撸┩杏龣C構要配合衛(wèi)生健康部門做好疫情處理等工作。在當?shù)丶膊☆A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加強嬰幼兒睡眠區(qū)、活動區(qū)、辦公室、保健觀察室等保育場所的消毒與通風。
十三、關注疫情動態(tài)
關注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的疫情防控措施和疫情動態(tài),按要求開展或停止托育活動。
附件:常用防護物資儲備清單
附件
常用防護物資儲備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