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檔時間:2020年10月28日
“廣州中院陳海儀法官用母親般的關懷幫助失足少年走向新生?!?月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到了一位廣州女法官的名字——陳海儀。而此時的陳海儀,正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坐在人民大會堂聆聽報告。
陳海儀
連線陳海儀:
“我只是從事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一分子”
“我非常激動,最高法報告中的這句話是對成千上萬從事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法官說的,我只是其中一分子?!比珖舜蟠怼V州中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庭長陳海儀告訴記者。更讓她激動的是,最高法報告提到“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而且是一大段,充分說明最高法非常關注、關心未成年人的成長,把未成年人的保護、預防犯罪工作放在心上,持之以恒地重視。
陳海儀說,她所在的廣州中院打造“羊城金不換”少年司法品牌近30年,在少年審判和綜治創(chuàng)新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全面發(fā)揮了法院的少年自我保護和預防犯罪普法、審判和幫教矯治制度作用。
“這期間,廣州兩級法院未成年人犯罪逐年下降,青少年的自我保護、預防犯罪的意識越來越強?!标惡x說,這有賴于法院檢察院共同的努力,得益于社區(qū)工作者、志愿者,以及社會各界關注未成年人成長的人士的努力,是大家的共同作為,給青少年帶來了健康快樂成長的環(huán)境。
必選動作:
預訂兩會紀念封 把這句話送給“他們”
2018年,陳海儀第一次到北京開兩會,買了500多個紀念封,上面寫著勉勵的話語,寄給每一個她幫教過的失足少年、問題孩子,還有即將從未成年犯管教所重回社會的孩子。這成了陳海儀參加兩會的必選動作。
今年的兩會紀念封,是不是要中斷了?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已經(jīng)向郵政部門預訂了兩會紀念封,今年也有的。”陳海儀告訴記者,她打算回到廣州,在疫情形勢允許的情況下,帶著紀念封走進未管所、走到社區(qū)服刑的孩子身邊,親自送給他們。
她還要將最高法報告中的這句話寫在紀念封上?!拔蚁胱尯⒆觽冎溃瑖摇⑸鐣浅jP心他們,浪子回頭金不換,希望他們重回社會后,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做事?!?/span>
陳海儀說,今年購買的兩會紀念封數(shù)量是往年的兩倍以上,“如果有機會,想把紀念封送給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醫(yī)護人員的孩子?!?/span>
被叫“法官媽媽”:關注如何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
陳海儀被稱作“法官媽媽”,她所從事的少年審判是刑事審判工作的一個特殊領域,看似簡單卻并不簡單,是情、理、法碰撞最為激烈和最為直接的地方,牽動著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幾代人的幸福和未來。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更要結合自己的工作所長更好地履職?!标惡x說,她關注的不僅僅是在少年審判中挽救孩子,而是如何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防微杜漸。
當選人大代表后,陳海儀比以前更忙了。她常常走進廣州市大中小學校、基層法院等,廣泛開展宣講活動。每次宣講,她都會向公眾征求對未成年人保護以及預防犯罪方面的意見建議,再結合日常工作和調研情況,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建議。
2018年,陳海儀提出構建全國青少年統(tǒng)一數(shù)據(jù)平臺的建議,用客觀的數(shù)據(jù)為有關決策提供參考。2019年,她又提交了一份關于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檢查和檔案管理制度的建議。
今年全國兩會,陳海儀說,她關注的依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有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她認為,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犯罪其實是“一體化”的,需要社會力量共同參與。
打造“金不換”:不拋棄不放棄 挽救一個是一個
陳海儀在少年審判崗位干了23年,辦案不下4000件。23年來,她盡力打造了一個個“金不換”,也收獲了很多感激的淚水和重生的幸福。
“不拋棄不放棄,挽救一個是一個?!倍嗄陙?,陳海儀定期到監(jiān)獄和他們見面,通信、電話聯(lián)系超過1000次。她幫教過的孩子當中有30多人考上大學,300多人順利完成初高中學業(yè)。
“陳法官,感謝您在疫情期間幫我找到工作!我很喜歡這份工作,一定會好好珍惜這個機會?!卑⑾荚陔娫捓镩_心地跟“法官媽媽”陳海儀說。
阿霞是被陳海儀幫教了整整8年的少年犯。年僅14周歲的留守兒童阿霞因從小缺少關愛,一時沖動殺害了親叔家不滿6周歲的堂弟。
作為經(jīng)辦法官,陳海儀判了阿霞10年,但這一紙判決卻只是她幫教計劃的起點,她開始了馬拉松式的幫教。
“一年過去了,我的改造不是很理想……”
“書可以撫平你的焦慮,給予你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辦法!”
一來一往的書信,8年的時光里,陳海儀攢下了厚厚的一沓來信。陳海儀定期到未管所與阿霞見面談心,還經(jīng)常與阿霞爸媽通電話,勸他們節(jié)假日去探望阿霞。
阿霞感受到了來自家庭的關愛,來自“法官媽媽”的關懷,堅定了改造信念,爭取到了減刑。
2019年底,阿霞刑滿釋放。誰知因為遇到疫情,工作一下子不好找了。
“陳法官,您能幫我找份工作嗎?我找了好久都沒找到……”過年期間,阿霞向陳海儀求助。
“沒問題,我找找看!”說出這句話時,陳海儀其實有些“心虛”,畢竟這是一個有案底的孩子,又正值疫情期間,難度可想而知。靠著一股韌勁,陳海儀打了個無數(shù)個碰壁的電話后,終于有位熱心的餐飲店老板向阿霞拋出了橄欖枝,但提出先培訓、合格后再轉正的條件。阿霞也很爭氣,靠著自己的努力,成功在培訓期間轉正。
“現(xiàn)在我終于能安心地放手讓她回歸社會了?!标惡x欣慰地說。
采用圓桌審判:營造出“家庭式”法庭氛圍
多年來,在陳海儀和同事們的努力下,“羊城金不換”少年司法品牌越擦越亮。廣州中院的少年審判工作確定了以教育感化挽救為方針強化對未成年被告人的司法保護,以依法從重懲處為原則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以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和“調解為先,貫徹全程”原則進行涉少民事家事案件審理,并不斷推進涉少審判特色機制,充分保障了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在少年審判中,廣州中院建立庭前社會調查制度,引入心理干預輔助案件審理,由心理測評專家對涉案未成年被告人進行個性化的心理疏導和測評,為法院的裁判和判后幫教提供科學參考。
值得一提的是,庭審的方式采用圓桌審判,以橢圓形的審判桌代替?zhèn)鹘y(tǒng)法庭設置模式,營造出促膝談心般的“家庭式”法庭氛圍。宣判后,為避免未成年人因生活無著而重新犯罪,廣州中院設立了就業(yè)幫教基地,實現(xiàn)對失足未成年人的案件審判、社區(qū)矯正、安置幫教、心理疏導、就業(yè)培訓及上崗、勞動權益維護及救濟等一條龍服務。
“作為一名從事少年審判工作的法官,在專業(yè)之外,更需要一份愛心和責任心。他們犯了罪,罪責刑相當?shù)呐袥Q后,如何讓他們真正改過,避免重蹈覆轍,這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也是一直要去做的事情。”陳海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