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年開新線 區(qū)區(qū)通地鐵
區(qū)區(qū)通地鐵、里程突破500公里位居世界前五,開行快慢車、建設國內(nèi)首條時速160公里全地下市域快線,試水貫通車、客流強度全國第一……“十三五”期間,廣州地鐵年年都有新線開通,通車里程實現(xiàn)倍增,運營持續(xù)探索新模式,為城市發(fā)展和市民出行提速。
運營范圍:城際地鐵開進中心城區(qū)
9月下旬,在建設中的8號線北延段陳家祠站,記者見到了負責機電項目的工程師劉建委。為了確保線路今年底高質(zhì)量開通,他通常早上6點半起床,白天“泡”工地,晚上與所有的機電監(jiān)理和施工方碰頭開三四個小時的“馬拉松”會議,解決當日各種問題。
一線建設者的工作節(jié)奏,是廣州地鐵建設速度的生動詮釋?!笆濉逼陂g,廣州地鐵通車里程從2015年底的266公里,到如今超500公里,年年開新線(段),實現(xiàn)了區(qū)區(qū)通地鐵,在廣州交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不僅市內(nèi)區(qū)區(qū)通地鐵,廣州還把城際地鐵開到中心城區(qū)。2018年,廣佛線后通段(燕崗至瀝滘)通車,宣告歷經(jīng)8年、四度分段開通之后,終于全線投入運營,禪城、南海、芳村、海珠一線牽。線路還可換乘廣州地鐵2號線、3號線兩條南北大動脈,令廣佛同城再上新臺階。
目前,廣州地鐵運營總里程達到515公里,一共14條線路,車站271座,線網(wǎng)觸角南至南沙、東至增城、西至佛山、北至從化。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年底8號線北延段(文化公園-滘心)通車后,廣州地鐵運營里程將達530公里,較“十三五”之初實現(xiàn)倍增,穩(wěn)居世界前五。
運行平均速度:超40公里/小時居一線城市之首
地鐵通到距離主城區(qū)50公里外的從化、增城,如何讓客流更快到達目的地?早在2005年,廣州地鐵率先在3號線采用時速120公里的列車,為當時全國最快。最近3年新開通的14號線、21號線,廣州地鐵在時速120公里列車的基礎上,進一步開行“快慢車”模式,為市民出行加速。
快車有多快?以14號線(嘉禾望崗-東風)為例,這是廣州地鐵首次采用快慢車運營模式的線路,快車中途僅??啃潞?、從化客運站2站,比站站停的常規(guī)列車快了約10分鐘,使從化到廣州中心城區(qū)的距離由2小時的車程縮短為48分鐘??旖荼憷某鲂蟹绞轿耸忻瘛坝媚_投票”,14號線開通后,嘉禾望崗站超越珠江新城成為客運量全網(wǎng)第二的車站。
廣州地鐵“跑得快”的優(yōu)勢,國內(nèi)一線城市無出其右。經(jīng)國家統(tǒng)計局批準發(fā)布的中國大陸地區(qū)城市軌道交通統(tǒng)計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各城市地鐵平均旅行速度35.2公里/小時,廣州是北上廣深之中唯一超40公里/小時的城市,地鐵平均旅行速度40.1公里/小時,在客運量前十的城市之中排在第二,僅次于重慶。
沒有最快,只有更快。當前正在建設的廣州地鐵18號線、22號線,更是用上了最高時速160公里的高速列車和快慢線設計,列車參照高鐵標準設計打造,廣州東站30分鐘可到南沙萬頃沙,成為國內(nèi)首條時速160公里的全地下市域快線。
18號線“灣區(qū)藍”、22號線“活力橙”地鐵列車
線網(wǎng)客流:年度客運強度國內(nèi)第一
在中心城區(qū),廣州地鐵多條線路客運量達百萬級別,尤其是3號線,算上北延段之后日均客運量超200萬人次。如何提升運力、降低擁擠度?去年開始,廣州地鐵率先在3號線試行番禺廣場至機場北的雙向貫通車,從番禺廣場出發(fā)的北向列車,既有去往天河客運站、也有去機場北,機場北出發(fā)的南向列車,既有去體育西路、也有去番禺廣場。
廣州地鐵三號線上線“悅讀地鐵·碼上閱世界”數(shù)字閱讀專列
貫通車開行后,乘客只要選擇合適的列車班次,不必換乘就能跨越3號線和3號線北延段,有效減輕了體育西路站的換乘壓力。與此同時,廣州地鐵持續(xù)壓縮3號線的行車間隔,2019年,全國地鐵最小發(fā)車間隔小于120秒的線路有12條,其中最短是上海地鐵9號線(115秒),廣州地鐵3號線以118秒位居第二。
不斷提升的地鐵運力,加上城市吸引力與日俱增,廣州又一次成為地鐵客運強度最高的城市,2019年客運強度達1.74萬人次/公里日。去年,全國線網(wǎng)平均客運強度超過1萬人次/公里日的城市有8座,前五位依次為廣州、深圳、西安、北京、上海。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前夕,廣州地鐵客運量再次登上1000萬人次大關,創(chuàng)今年新高,也是疫情以來,全國僅有的三座千萬級別地鐵客流的城市之一。
數(shù)說廣州地鐵
里程世界前五
廣州地鐵現(xiàn)已建成開通14條、515公里的地鐵線路,通車里程世界前五。
時速160公里
在建的新線當中,18號線、22號線是國內(nèi)首條時速160公里的全地下市域快線。
1156.9萬人次
去年,廣州地鐵日均客運量達905.72萬人次,日最高客流為1156.9萬人次。
40.1公里/小時
2019年,國內(nèi)地鐵平均旅行速度35.2公里/小時,廣州是北上廣深之中唯一超過40公里/小時的城市,為40.1公里/小時,在客運量前十的城市之中排在第二,僅次于重慶。
33.06億人次
2019年,廣州地鐵線網(wǎng)安全運營4.07億車公里、運送乘客33.06億人次,為全國3座地鐵客流量超30億人次的城市之一。
一半以上
廣州地鐵承擔了全市公共交通客運總量的一半以上。
4條
全國線路客運強度最高的6條地鐵線有4條在廣州:
第一位:1號線(5.46萬人次/公里日)
第二位:2號線(4.51萬人次/公里日)
第五位:5號線(3.71萬人次/公里日)
第六位:8號線(3.58萬人次/公里日)
118秒
2019年,全國地鐵最小發(fā)車間隔小于120秒的線路有12條,廣州地鐵3號線以118秒位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