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市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印發(fā)了《廣州市貫徹落實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其中提出,2022年底前,完成全市在冊威脅100人以上的13處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市中心五區(qū)現(xiàn)有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
《方案》中透露,截至2019年12月31日,廣州市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為556處,威脅100人以上的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13處。截至2019年12月31日,廣州市共排查出削坡建房風險點428處,其中風險等級為紅色(極高風險)3處。
《方案》提出,2022年底前,完成全市在冊威脅100人以上的13處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市中心五區(qū)(越秀區(qū)、海珠區(qū)、荔灣區(qū)、天河區(qū)、白云區(qū))現(xiàn)有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基本完成其余六區(qū)(黃埔區(qū)、花都區(qū)、番禺區(qū)、南沙區(qū)、從化區(qū)、增城區(qū))現(xiàn)有在冊風險等級為黃色及以上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共完成地質災害隱患點搬遷治理337處,完成比例不低于2019年底在冊隱患點數(shù)的60%,對未完成工程治理或避險搬遷的隱患點全部采取專業(yè)監(jiān)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