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的夏季漫長而熾熱,近期無論在園林景區(qū)還是社區(qū)公園,都能遇見狗牙花的身影。由于顏色和形態(tài)相似,遠看一棵開著白花的植物,不少人將它誤以為是梔子花。梔子花的花瓣邊緣整整齊齊,而狗牙花的花瓣邊緣皺皺巴巴,看上去更具質(zhì)感。若將二者作比較,狗牙花開放時枝頂通常有6—10朵花,花朵比梔子花小,香味也較梔子花淡;梔子花通常單生,在枝頂只有1朵花。
狗牙花
植物界中,還有不少以動物來命名的花,如貓尾木、馬鞭草、猴耳環(huán)等。作為夾竹桃科的家族成員,狗牙花也具備毒性,其枝條含白色乳汁,觀賞時要避免接觸。
然而正是因為它的“毒”性,使其具有藥用價值。據(jù)介紹,狗牙花的葉可藥用,有降低血壓效能,民間稱可清涼解熱利水消腫,治眼病、乳瘡等癥;根可治頭痛和骨折等。
在廣州最常見到的是重瓣狗牙花,花瓣邊緣有皺紋,花色清雅且花期長,是公園里重要的襯景和調(diào)配色彩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