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南國家植物園揭牌 未來廣州在建設過程中將實現(xiàn)“走出園 融入城”
大城有名園,7月11日上午,華南國家植物園正式揭牌。至此,我國已在一北一南率先設立并揭牌運行兩個國家植物園,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未來,廣州將發(fā)揮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大都市的基礎實力,以優(yōu)越的天然條件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在共建華南國家植物園的過程中,實現(xiàn)“走出園,融入城”的美好愿景,同時,還將重點致力于南亞熱帶植物知識和嶺南園林文化融合展示,提升嶺南園林園藝展示水平,提升科普教育功能,講好中國植物故事。
市民紛紛駐足拍照
期待園區(qū)全新亮相
7月11日揭牌現(xiàn)場,吸引了許多市民游客的目光,大家紛紛駐足觀看,并舉起手機拍照和發(fā)送朋友圈。記者留意到,華南國家植物園的即時信息已經(jīng)在線上傳播,并引起熱烈討論。
“很期待華南國家植物園的全新亮相,在廣州這個國際大都市,能擁有世界級的植物園,是一件很值得驕傲和榮幸的事情,是值得我們每位市民高興和自豪的!”市民陳小姐說,過去曾經(jīng)多次到訪植物園,特別是在園區(qū)內能看到萬千植物世界,不只是小朋友興奮,家長們也大開眼界,非常難忘?!叭缃裆墳槿A南國家植物園,規(guī)模更大了,實力也更強了,相信會展現(xiàn)更多精彩的大自然世界,也會給廣州增添更多精彩和魅力?!?/span>
還有市民希望通過華南國家植物園的建設,能帶動廣州花城的城市建設和景觀提升,為花城添綠增靚?!巴ㄟ^華南國家植物園的影響和效應,帶動廣州各公園和景區(qū)的升級,讓廣州生態(tài)變得更好,讓廣州人居環(huán)境更加舒適。”市民葉先生說,希望華南國家植物園和廣州形成互相促進、齊頭并進的發(fā)展態(tài)勢,共同打造我們美好的家園。
目前,華南國家植物園內有木蘭園、棕櫚園、姜園等38個專類園區(qū)。未來,專類園將會進行高水平建設,改造基礎設施,提升植物園園容園貌和美譽度,38個專類園中的4個將建設為世界一流,4個將建設為國內一流,同時整體提升植物園園容園貌和基礎設施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華南國家植物園還將建設自然教育與生態(tài)文明示范基地,提升科普教育能力。通過改造科普場館及標識系統(tǒng),使年游客數(shù)從2021年的160多萬人次上升至300萬人次以上。
揭牌當天,多輛主題巴士上路。
未來愿景
建設華南國家植物園 實現(xiàn)“走出園 融入城”
華南國家植物園不僅會成為廣州城市生態(tài)名片,未來廣州也希望在建設華南國家植物園過程中,能實現(xiàn)“走出園 融入城”的美好愿景?!昂唵蝸碚f,就是希望讓科研成果和植物展示走出植物園大門,走出一條科普傳播之路,實現(xiàn)‘大城名園’的超大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模式?!睆V州市林業(yè)和園林局副局長吳敏說。
如何走出園?吳敏表示,希望將華南植物園的新引種植物備份到廣州的遷地保護工作中,在地化地開展植物保護研究。同時,將做好植物遷地保護的思想貫徹到城市公共綠地和公園建設中,將特色植物、鄉(xiāng)土植物種植到市民身邊的社區(qū)花園、街頭綠地、口袋公園,增加植物多樣性,加強植物知識科普,推動建成市民“身邊的全域性植物公園”。
如何融入城?“我們將植物園生態(tài)效益延續(xù)到城市中,植物園與公園、社區(qū)合作,讓植物知識和植物故事進景區(qū)、進公園、進社區(qū)、進校園,以趣味性的生態(tài)公益活動讓市民群眾近距離了解嶺南本土植物,啟動全民植物知識科普教育,進一步增強各年齡層人群特別是青少年兒童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全力打造國家植物園體系的‘自然課堂’和‘身邊植物園’?!眳敲粽f,廣州林園部門將助力植物知識傳播,提升城市園藝展示水平,講好嶺南植物故事,傳承廣州市民愛綠、護綠、種花、賞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擦亮廣州千年“花城”亮麗名片,實現(xiàn)“大城名園”的超大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模式。
國家林草局表示,將會同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中國科學院等有關部門,加快編制《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規(guī)劃》,綜合考慮我國氣候帶與典型植被區(qū)劃特點、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狀況、植物園綜合實力等因素,統(tǒng)籌謀劃、科學布局,“成熟一個、設立一個”,穩(wěn)步推動構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萬物和諧的國家植物園體系。
在園區(qū)能看到萬千植物世界。
華南國家植物園是攝影愛好者的拍攝勝地。
生態(tài)家底
廣州記錄維管植物231科1366屬3516種
國家植物園為何“花落”廣州?皆因“花城”廣州有著豐厚的生態(tài)家底,讓廣州實至名歸。
廣州市林業(yè)和園林局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廣州現(xiàn)有林地面積428萬畝,森林覆蓋率41.6%,森林總蓄積量1954.9萬立方米;建成區(qū)綠地率40%,建成區(qū)綠化覆蓋率45.5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33平方米,廣州各類公園1200個,其中綜合公園38個、兒童公園13個,濕地公園25個,森林公園92個,專類公園47個、社區(qū)公園112個、游園(口袋公園)888個,建成728多公里生態(tài)景觀林帶、30萬畝碳匯林、3800公里城市綠道,碧道821公里,綠道3800公里,橋梁綠化350公里。
自然保護地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核心基礎,建立自然保護地是最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舉措。截至目前,廣州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地89處,總面積約11萬公頃,占廣州陸域國土面積的14.83%,含自然保護區(qū)、風景名勝區(qū)、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和地質公園5種類型,為重要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自然遺跡、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提供了系統(tǒng)性保護,提升了生態(tài)產品供給能力,維護生態(tài)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是我國唯一做過兩次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的城市。據(jù)最新一次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顯示,廣州記錄到維管植物231科1366屬3516種。隨著調查力度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物種被發(fā)現(xiàn),種類較第一次本底調查明顯增多,豐富度也隨之提升。117種植物在廣州有新分布,其中包括1個新紀錄科——霉草科(大柱霉草Sciaphila secundiflora)以及石灰?guī)r地區(qū)的1個新種——連平報春苣苔(Primulina lianpingensis)。同時,消失近60年的飛瀑草(Cladopus nymanii)在從化地區(qū)也重新被發(fā)現(xiàn)。這些豐厚的生態(tài)家底,為廣州配合建設國家植物園體系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資源保護管理方面,廣州不斷完善資源監(jiān)測評估、安全保護與信息化管理,持續(xù)提升生態(tài)資源保護管理能力。全市在保森林面積24.98萬公頃,其中生態(tài)公益林100%參保在2018年全國林業(yè)信息化率測評中排名第一。作為全省首個獲批的國家森林城市,廣州率先編制全國首個森林城市品質提升規(guī)劃。
工作人員整理植物標本。
工作人員對兜蘭進行增殖處理。
虎顏花
專家說
“城市綠地暴露”能緩解抑郁情緒
近年來,華南植物園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研究領域,開展了一系列與都市人群息息相關的研究課題。
在2018年和2020年,華南植物園生態(tài)中心劉紅曉博士開展了2次問卷調查,收集廣東省廣州市居民抑郁、主觀福祉、公園綠地、濕地可達性等指標,系統(tǒng)研究了“自然暴露(nature exposure)”和各項心理健康指標的關系。
通過研究,劉紅曉團隊發(fā)現(xiàn),公園和濕地對居民的心理健康具有改善作用,濕地的效應值更大,1公頃濕地最大可促進0.45%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在控制了所有混雜變量后,公園面積與抑郁、焦慮呈負相關,與價值感和積極情緒呈正相關。小區(qū)周圍300m內濕地面積越大,居民抑郁、焦慮水平越低,生活滿意度越高。
劉紅曉告訴記者,主觀福祉包括多種情感、認知方面,包括快樂的體驗和情緒、幸福感,價值感、意義、自我實現(xiàn),心理調節(jié)適應能力和健康的人際關系?!巴ㄟ^研究結果表明,城市規(guī)劃中應該考慮綠地、濕地的心理健康效益,但為了更大的收益,具體的措施需要考慮這種效益在不同群體的異質性?!?/span>
綠地能讓人放松。
“全民露營”也是一種生態(tài)療法
人看到植被、水體的時候,是否可以立即緩解負面情緒和想法,激發(fā)正面的情緒?在心理學角度,不少理論都可以解釋綠地的心理健康益處。其中“注意力恢復理論”和“壓力緩解理論”最著名。
“注意力恢復理論”認為,人主觀功能的發(fā)揮需要消耗注意力,人暴露在自然環(huán)境中可以潛意識地恢復注意力,消除疲勞從而有利于心理健康?!皦毫徑饫碚摗眲t認為,從進化角度看,人類的祖先在有植被和水體的環(huán)境中,往往可以找到食物、隱蔽的場所以及水源,從而產生安全感。
鄉(xiāng)村兒童心理項目負責人、兒童青少年心理咨詢師周藍嵐博士表示,近年來有一種治療叫“生態(tài)療法”,主要通過接觸大自然來幫助有心理困擾的群體?!澳承┭芯堪l(fā)現(xiàn),這種療法對有情緒和行為問題困擾的兒童有顯著的療效。大自然具有修復力量,只要置身于有大自然氣息的環(huán)境中,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都有積極的意義?!?/span>
據(jù)介紹,生態(tài)療法不局限場地,最近的“全民露營”熱潮,也是其中一種生態(tài)療法。城市中的人們在公園、公共綠地等戶外騎單車、玩飛盤等,通過體驗自然將體能運動與自然聯(lián)結,來作為安撫、支持和療愈身心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