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957年第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舉辦至今,廣交會已走過近70個春秋。近日,廣州市檔案館“走進檔案·讀懂廣州”展覽展出一系列與“中國第一展”相關(guān)的珍貴史料,以檔案喚醒城市記憶,呈現(xiàn)千年商都獨特的歷史文化。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創(chuàng)辦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兩季在廣州舉辦,是中國目前歷史最長的綜合性國際貿(mào)易盛會,被稱為“中國第一展”。
1956年11月10日,“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在廣州中蘇友好大廈舉辦開幕式,從此拉開“中國第一展”的序幕。廣交會從1957年創(chuàng)辦以來,先后四易會址:廣州中蘇友好大廈、僑光路展館、起義路展館、流花路展館和琶洲會展中心——之所以更換會址,主要是因為廣交會成長速度驚人,舊場館已無法容納它蓬勃發(fā)展的生命力。
1957年4月25日,第1屆廣交會在中蘇友好大廈舉辦。
1958年春,會址遷往僑光路二號。
1959年11月1日,海珠廣場北端起義路展館,第6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此開幕。
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流花展館,1974年4月春交會時啟用。
2003年,第94屆廣交會在琶洲廣州國際會展中心試運行。
如今,琶洲展館歷經(jīng)20年的精心打造,已進行4期建設(shè),正在迎接第136屆廣交會第二期的舉行。人們在見證千年風(fēng)雨的黃埔古港榕樹下,遠遠就能看到繁盛的琶洲展館。在這里,對外貿(mào)易的歷史與未來奇跡般地匯成一個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