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教育局
2016年1月
引 言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guī)定》、《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要求,由廣州市教育局編制的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咨詢情況、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并附相關的說明和指標統(tǒng)計表。我局網站www.gzedu.gov.cn 上可下載本報告的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廣州市教育局辦公室聯系(地址:廣州市西湖路83號,郵編:510030,聯系電話:22083781)。
一、概述
2015年,我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政府信息公開的規(guī)定,遵循“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基本原則,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準確、及時地公開教育工作信息,不斷完善工作制度,拓寬政府信息公開渠道,有力推動了教育事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有效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
(一)狠抓政務網站建設。我局制定《關于加強政府網站欄目內容保障工作的通知》,按照“從重網站形式建設轉化為重內容建設,從內容分散轉化為專欄集約”的工作思路,對照國辦文件指標,梳理調整欄目設置,明確責任人和更新頻率,建立網站運行管理長效機制,從源頭上確保欄目內容更新的及時性和長期性。健全網站信息審核發(fā)布機制,做好保密審查。
(二)大力推進網絡問政。完善網絡問政平臺建設,我局按照“擺正公仆位置,尊重網民意見”的總體要求,依托市政府信息網和市教育局政務網站建設好網絡問政平臺。依法實施網絡問政。其中涉及民生重大決策的文件都通過局網站征求意見欄和市政府門戶網站進行民意征集,通過網絡廣泛征求群眾意見。配備得力骨干上網及時回答網民咨詢,解釋決策草案起草背景、過程及其主要依據和理由。
(三)拓寬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廣州市教育局緊緊圍繞“領導信箱”、“廣州12345政府服務熱線”、“政務微博”、“政務微信”、“領導接訪”和“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等渠道健全群眾訴求受理、處置、反饋工作制度和機制。局領導和相關業(yè)務部門領導定期開展網上在線訪談、網下見面座談活動,實現雙向交流溝通。2015年,承接12345工單2051次,按時辦結率94%。共舉辦9期《教育熱點面對面》節(jié)目,邀請了教育專家、媒體記者、學校老師、學生家長等代表進行訪談,大粵網進行網絡直播,網絡訪問量累計近400萬人次
(四)做好網上辦事大廳工作。我局領導高度重視網辦大廳建設工作,要求各有關處室充分認識網上辦事大廳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責任感,確保工作任務按時按質完成。我局現有行政審批事項2項,備案事項2項,服務事項5項,均實現在網上辦事大廳辦理,三級深度達100%,社會服務事項網上辦理100%。2015年網上辦事大廳辦理審批事項9651項、備案事項43項、服務事項283,358項,網上辦理率100%,網上辦結率100%;。我局按新網上辦事大廳系統(tǒng)功能對各項要件進行梳理細化,上傳示范文本,編制受理清單,規(guī)范網上辦事流程。協(xié)助推進中考、高考、自考查詢等移動應用與省網上辦事大廳移動版的對接連通。
(五)依法依規(guī)公開權責清單。根據上級有關反饋要求,我局重新整理權責清單,經梳理并報市編辦批準,現我局行政許可2項,行政處罰12項,行政檢查7項,行政指導8項,規(guī)范性文件規(guī)定的其他職權19項。并及時在本單位門戶網站同步公開發(fā)布權責清單。
(六)加強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我局按規(guī)定在局網站發(fā)布行政審批、財政預算決算和“三公”經費等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并同步報送市政府門戶網站編輯部。同時,我局及時轉發(fā)了省政府、市政府關于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建設規(guī)范的通知,要求有關單位做好本單位網站專欄建設和信息發(fā)布工作。
二、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
我局通過本局門戶網站、市政府門戶網站、新聞媒體及政務微博等方式主動公開教育工作信息。
(一)通過網站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2015年,我局通過市教育局門戶網站發(fā)布主動公開信息數為1168條。其中組織機構2條,占總體的比例為0.17%;規(guī)范性文件50條,占總體的比例為4.2%;其他文件433條,占總體的比例為37.07%;政務(工作)動態(tài)類信息582條,占總體的比例為 49.82%;財政預決算類信息9條,占總體的比例為0.77%;其他信息80條,占總體的比例為6.84%;通過網站公開信息數量為1165條,通過政府公報(政報)公開信息數量為45條;通過網站公開信息數量為1165條,通過政府公報(政報)公開信息數量為45條,通過新聞媒體公開信息數量547條。
(二)通過新聞媒體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我局主動策劃教育民生重點專題(含系列)新聞報道16次,包括廣州好教育系列宣傳、教師節(jié)系列宣傳、身邊的好學校、經典閱讀、校園足球、職業(yè)教育以及小升初系列宣傳等,其中錄制和播出《教育熱點面對面》節(jié)目18期,包括2015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政策發(fā)布、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和幼兒園招生政策發(fā)布,廣州好教育之黃埔區(qū)、番禺區(qū)、蘿崗區(qū)好教育上、下集,2015年高考志愿填報,以及廣州優(yōu)秀班主任工作。召開新聞媒體發(fā)布會和座談會10次,組織媒體報道教育工作76次,共邀請各類媒體記者1329人次;主動發(fā)布新聞通稿327篇,被中央、省、市媒體刊載逾2500篇次,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特殊教育提升、校園足球發(fā)展等情況受到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日報等中央媒體的關注和報道;上線“新華訪談”1次,接受并落實各大媒體采訪函64份,協(xié)調局領導專訪8人次。參加市政府常務會后即時新聞發(fā)布會3次,配合市領導新聞發(fā)布會3次,市人大記者招待會1次,參與市人大羊城論壇訪談節(jié)目錄制4次。精心策劃“廣州教育媒體觀察團·探營班主任”活動,組織中央、省、市媒體記者探營15名優(yōu)秀班主任代表,包括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中職、特教、鄉(xiāng)村、民辦等學校,14天共15場探營活動,吸引媒體記者222人次。我局被評為“2015年度廣州市政府系統(tǒng)新聞業(yè)務優(yōu)秀等級單位”。
(三)通過政務微博、微信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目前政務微博已經開通教育部門辦幼兒園網上報名、廣州市公辦小學網上報名、中考查詢、高考查詢、自考查詢和成考查詢等6項服務。截至今年12月,“廣州教育”政務微信平臺共發(fā)布微信69期,逾552條信息。廣州教育微信公眾號連續(xù)兩年被評為“廣東十大最具影響力政務微信公眾號”,并獲得“2015年最受用戶喜愛政務服務”稱號。針對微博信息的碎片化和迅速傳播性,及時發(fā)布教育動態(tài)微博信息,與教育微信每周發(fā)布的消息互為補充,發(fā)布內容更全面、更豐富截至12月,“廣州教育”政務微博粉絲逾25萬,共發(fā)布微博信息5372條。
(四)其他。除上述政府信息公開的主要形式外,我局還通過政務公告欄、辦事指南、電子顯示屏、咨詢電話、宣傳活動、宣傳手冊等形式,向公眾公開政府信息。
三、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我局2014年接收依申請公開30件,共受理依申請公開30件,已經答復30件。其中2件申請因“申請內容不明確”退回申請人,要求補充明確申請內容。其中通過我局“政府信息公開”欄目提交的網上申請有22件,通過信函申請的有7件,當面遞交申請1件。
從申請的信息內容來看,約35%屬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情況、教育經費、招生政策類信息,17%屬民辦學?;蛎褶k培訓機構是否合法等信息,其余內容為特殊教育、技術培訓、各類統(tǒng)計數據等。
在已經答復的30件申請中,“同意公開”的15件,占總數的50%;“同意部分公開”的2件,占總數的6.67%;“不同意公開”的1件,占總數的3.34%,“依法不屬于本機關公開或申請信息不存在”的8件,占總數的26.7%;“申請內容不明確,“不屬于政府信息范圍”的2件,占總數的6.67%,“申請內容不明確”的2件,占總數的6.67%。
四、咨詢情況
我局全年共接受市民咨詢4159條,其中現場接待信訪群眾854批979 人次,政務服務中心接待群眾來訪來電3180人次,網上咨詢4659人次,來郵來信751件,網站訪問量為1154726人次。
五、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我局發(fā)生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案1件,包括對白云區(qū)作出的申訴處理決定書不服;發(fā)生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訴訟案1件,內容包括申請公開市一幼兒園招生信息。
六、存在問題和改進措施
2015年,我局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群眾的期望值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目前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政務公開的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二是社會各界的溝通渠道還可以進一步深入拓展;三是政務公開的隊伍建設,業(yè)務培訓有待進一步加強。
2016年,我局將著力推動局網站升級改版,提高政務公開的效率,加大信息公開的便民性,扎實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一是完善局政務網站、政務微博和微信的信息發(fā)布建設機制,及時準確向公眾傳達教育的重要信息;二是繼續(xù)加強與媒體的溝通聯系,以鞏固我市教育的正面形象;三是繼續(xù)完善監(jiān)督機制。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考核制度、社會評議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對局屬單位實施政府信息公開的情況進行更有效的監(jiān)督檢查。四是加強隊伍建設,做好政務公開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專業(yè)素質;五是繼續(xù)加強對局屬事業(yè)單位的校務公開工作、辦事公開工作的指導力度。
七、附表
附表1 主動公開情況統(tǒng)計情況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主動公開信息數 | 1168 |
其中:1.組織機構 | 2 |
2.規(guī)章 | 0 |
3.規(guī)范性文件 | 50 |
4.其他文件 | 433 |
5.動態(tài)類信息 | 582 |
6.行政執(zhí)法類信息 | 1 |
7.辦事指南類信息 | 10 |
8.財政預決算信息 | 9 |
9.政府工作報告 | 0 |
10.政府公開年度報告 | 1 |
11.其他信息 | 80 |
附表2 依申請公開情況統(tǒng)計情況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依申請公開信息目錄數 |
|
申請總數 | 30 |
其中 1.網上申請數 | 22 |
2.信函申請數 | 7 |
3.當面申請數 | 1 |
4.傳真申請數 | 0 |
5.其他形式申請書 | 0 |
對申請的答復總數 | 30 |
其中 1.同意公開 | 15 |
2.同意部分公開 | 2 |
3.不同意公開 | 1 |
4.不屬于政府信息公開范圍 | 2 |
5.非本機關或信息不存在 | 8 |
6.與生產生活科研需要無關 | 0 |
7.申請內容不明確 | 2 |
8.其他 | 0 |
附表3 其他情況統(tǒng)計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接受咨詢數量 | 人次 | 4159 |
投訴舉報數量 | 人次 | 103 |
附表4 申訴情況統(tǒng)計表情況 單位:件
指標 | 數量 |
行政復議數 | 1 |
行政訴訟數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