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在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舉辦了廣州市科技政策精準推送“讀懂會”活動?;顒硬扇 熬€下現(xiàn)場會議+線上視頻直播”相結合的形式舉辦。市科技局林煥緒總工程師、省科技廳、各區(qū)科技部門、高校、科研院所、服務機構、科技企業(yè)等單位代表約120人參加線下會議。同時,活動還吸引了超過3500名觀眾在線觀看。
本次活動以“讀懂科技政策,創(chuàng)高質量發(fā)展”為主題,對我市新發(fā)布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系列政策進行宣講,助力廣州市創(chuàng)新主體更好地享受政策紅利。市科技局總工程師林煥緒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市科技局積極響應國家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不斷完善科技政策法規(guī)體系,聚焦科技創(chuàng)新主體需求,圍繞科技業(yè)務,深入探索打造“普法+”模式,推出了具有廣州特色的科技政策精準推送品牌——“讀懂會”?!白x懂會”聚焦政策精準推送,依托廣州科技大腦數字化服務平臺,通過編印《百問百答》《廣州市科技政策服務手冊》及一圖讀懂科技政策等形式讓好政策聽得懂、落得實、用得上。自2022年以來,共舉辦政策精準推送活動200余場,受惠企業(yè)2萬余家,形成了常態(tài)化的科技政策宣傳機制。
解讀成果轉化,破解堵點難題
今年我市圍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出臺了一系列重磅政策。本次活動聚焦新頒布的科技成果轉化政策,開展專題政策解讀。
廣州市科學技術局成果轉化處副處長許鴻斌對《廣州市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措施》進行解讀。許鴻斌副處長表示,《若干措施》作為廣州科技成果轉化“1+N”政策體系的總文件,旨在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堵點、難點,把科技創(chuàng)新的“最大變量”轉化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最大增量”。政策涵蓋強化市場需求牽引、提升成果供給水平、增強服務體系效能、強化組織保障四大方面共13條措施及3個配套細則,亮點包括:大額資金支持重大科技項目轉化與產業(yè)鏈發(fā)展;創(chuàng)新機制解決“僵尸專利”問題,鼓勵科研人員積極參與轉化;鼓勵多方賦能成果轉化,設立廣州天使母基金并優(yōu)化容錯機制,以金融賦能加速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
廣州市科學技術局產學研結合處副處長雷超旭對《廣州市概念驗證中心資助管理辦法(試行)》進行解讀。雷超旭副處長指出,《管理辦法(試行)》旨在推進廣州市概念驗證中心的建設,挖掘早期科技成果的商業(yè)價值,促進成果高質量轉移轉化。對于申報成功的概念驗證中心,如轉化成功并獲得投資或成果轉讓的項目,按到賬金額的10%給予依托單位后補助,最高可達200萬元。
“科技大腦”賦能,政策“直達快享”
同時,市科技局高級工程師崔瑩詳細介紹了“廣州科技大腦”一站式服務平臺的政策查詢、推送功能,這一功能能幫助大家及時獲取到最新、最全面的科技政策,極大地方便了科技工作者快速定位并應用相關政策,進一步提升了政策服務的便捷性和實效性。
活動上,還舉行了2024年廣東省科技政策宣貫直通車大賽(廣州賽區(qū))啟動儀式。希望通過以賽促宣、以賽促學、以賽促講的方式,鼓勵在穗一線科研人員及科技管理工作者一同解讀政策、宣傳政策,共同推動科技政策的廣泛宣傳和有效落實。
下一步,市科技局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持續(xù)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通過構建更加高效、精準的科技政策推送機制,利用智能化、數字化的手段,確保每一項科技政策都能精準觸達、有效落地,從而為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筑牢制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