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這一年,廣州市本級各部門將如何認真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4”工作舉措,為實現(xiàn)“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作出了什么績效“承諾”,2021年部門預算公開告訴您。
2月25日,根據市財政局的統(tǒng)一部署,除經批準的整體涉密部門外,廣州市本級113個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集中向社會公開了2021年部門預算。今年部門預算公開除了通過報表、文字等全面、真實反映部門收支總體情況和財政撥款收支情況外,還詳細公開了部門整體、部門預算支出項目和轉移支付項目三個層級的績效目標、績效指標等內容,更加詳盡地向社會公眾呈現(xiàn)了各部門對“花錢效果”作出的“承諾”。
看點一:首次公開部門預算項目績效指標
今年,廣州市財政局要求市本級部門不僅要公開部門年度整體績效目標及關鍵性績效指標、各項重大政策的績效目標和關鍵指標,同時還要公開部門預算所有支出項目和轉移支付項目的績效目標和主要績效指標,進一步拓寬了績效信息公開的深度和廣度。各部門通過全方位公開績效“承諾”,不僅能讓社會公眾更清晰地了解政府部門計劃開展哪些重點工作、預期取得哪些成效,以及開展這些工作預期要使用多少財政資金、會產生怎樣的社會效應和經濟影響等,還進一步促進社會監(jiān)督,更利于社會各界一起監(jiān)督部門的“錢袋子”。
看點二:首次公開部門整體績效完成情況
今年廣州市本級部門預算公開另一大看點,是首次公開部門整體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對比表。對市工業(yè)和信息化局、市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市農業(yè)農村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jiān)管局、市林業(yè)園林局、市檢察院、廣州醫(yī)科大學、市仲裁委等市人大專題審查2021年部門預算的9個部門,要求還須公開2020年部門整體績效指標完成情況表。從該表公眾可以了解到部門2020年整體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年初作出的績效“承諾”是否全部實現(xiàn)等。通過公開部門整體績效完成情況,進一步壓實預算部門主體責任,推動中央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舉措落實“不跑偏、不走樣”,更好地反映部門履職效果。
看點三:推動預算績效管理與“省錢”相結合
在2021年部門預算編制階段,市財政局嚴格落實政府過“緊日子”的要求,把牢“績效關口”,推動績效管理與“省錢”相結合,著力提高績效目標與預算、政策的匹配度,助力各項發(fā)展和改革任務落地見效。市財政局對373個項目實施入庫評審,共核減不合理支出64.36億元,核減率為35.7%,并明確部門整體績效評價結果與部門預算掛鉤,對績效“承諾”履行情況不理想的部門,按照一定比例扣減其部門預算在職人員公用經費綜合定額;對績效評價等級較差的項目,從嚴從緊安排預算,對低效無效資金堅決削減或取消,確保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